低级联赛最爱 AFC Wimbledon 这段文字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作者翻译自Wiki百科,其中引用了我翻译的一段,而现在我又把他帖出来了,呵呵
AFC Wimbledon的前世今生
1.前 世
要讲述AFC Wimbledon的故事,就必须要提一下当年叱诧英超的温布尔登队(Wimbledon F.C.)戏剧化成长和降级的故事
成立之初:
温布尔登队最初叫做Wimbledon Old Centrals F.C.,球队正式成立的年份是1889,他们的名字取自温布尔登国立中心小学,在俱乐部正式成立前,在这个名字下踢球的可全是一帮小学生。当然,这所温布尔登中心小学已经不复存在了,在上世纪60年代,他搬迁到了新址,并且改名叫做比肖吉尔宾小学。原本中心小学那些建造于1758年的古董校舍现在已经被一所私立学校买下并且仍然在使用。
温布尔敦队最早期的比赛都是在市区的公共草坪上进行的,而俱乐部的球员们则是直接住在中心小学的宿舍里,那栋房子叫做Fox and Grapes,现在仍然在中心小学那条路上。
在1905年的时候,俱乐部去掉了称谓里的Old Centrals,开始正式叫作Wimbledon Football Club。改名后的俱乐部继续在原来的球场比赛直到1912年。那一年他们迁入了Plough Lane,这在接下去的79年里成为了他们的主场。温布尔敦队很快成为了一支全国闻名的业余球队,期间他们八次夺得Isthmian League冠军,并且在1963年4-2击败了Sutton United夺得了FA Amateur Cup(业余球会足总杯)。在此之后,俱乐部慢慢开始了职业化过程,并且进入到了英格兰南北联赛的南部区。
随着球队降级,温布尔登的财政压力越来越大,为了替自己省钱,最终俱乐部的拥有者们认为将球队迁出伦敦这个昂贵的地区会是一个明智的解决办法,但向足总提出这样的要求无疑是对足总规定的一个挑战,并且这也等于遗弃了原本的那些忠诚球迷(还记得那些打出"Wimbledon till I die"标语的球迷吗?)。俱乐部高层最初考虑的地点是都柏林、贝尔法斯特或者卡迪福。但上述三个地点没有一个得到足总的审批。英足总不愿意接受一个球队一下子迁移到如此远的距离,因为足总认为,一个足球俱乐部代表的是所在社区的文化和传统,不能仅仅当成一个商业运作来对待。起初,这项迁移迁移计划同时受到了来自足总和球迷两方面的反对,但随着温布尔登高层不断的上诉,足总最后松口了,在经过足总最高层的三人会议后,温布尔登俱乐部被允许从伦敦迁入到Milton Keynes。足总三人高层之一的Adam Crozier私人对外发表声明说,虽然他个人也不认同这样的举措,但是讨论的结果是经过周密细致的考虑的。但是狂帮球迷不吃这一套,他们开始自嘲的把俱乐部叫成“有钱人的俱乐部”。
AFC Wimbledon的未来似乎颇为坚实,因为俱乐部由球迷所有、由球迷运作。他们现在所在的联赛上座率平均在50至100人之间,而他们的平均观众是3000人。俱乐部具有专业精神,更重要的是,球迷们看着他们成长,看着他们回到应该去的地方。同时,这种规模的俱乐部无疑将会为联赛中其他俱乐部带来收入,帮助他们一起前进。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AFC温布尔登一点点成长的过程
第一场比赛:
AFC温布尔登的第一场比赛是对Sutton United的一场友谊赛,比赛在Gander Green Lane举行,共有约4500名热情的球迷到场观战。